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,眼睛常常被忽视。它们默默地为我们捕捉世界的色彩,记录生活的美好,却很少得到应有的关注。然而,有一种“视力小偷”正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,它悄无声息地偷走我们的视力,甚至可能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失明。它就是青光眼。
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,被称为“沉默的视力小偷”。它是一组以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疾病,主要原因是眼内压力(眼压)升高,压迫视神经,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。
青光眼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开角型青光眼:这是最常见的类型,占全球青光眼患者的70%-90%。它进展缓慢,早期几乎无症状,患者可能直到视野仅剩“管状”范围(如同通过吸管看世界)才察觉。
闭角型青光眼:这种类型较为凶险,常因情绪激动、长时间暗环境用眼(如关灯玩手机)或药物诱发,导致房角突然关闭,眼压急剧升高。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眼痛、头痛、恶心呕吐,视力急剧下降。
这种类型的青光眼由其他疾病引起,如外伤、炎症、糖尿病等。治疗时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。
这种类型多发生在婴幼儿,因房角发育异常导致眼压升高,表现为畏光、流泪、眼球增大。
以下人群更容易患上青光眼,需要特别警惕:
40岁以上人群:随着年龄增长,房水排出通道逐渐狭窄,青光眼发病率显著上升。
有青光眼家族史者:直系亲属患病者风险增加3-9倍。
高度近视患者: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,眼球结构改变,视神经更易受损。
长期使用激素药物者:连续使用激素眼药水超过2周者,应每周监测眼压。
糖尿病患者:糖尿病患者青光眼风险增加35%,高血糖会损伤视神经微循环。
预防青光眼,关键在于早期识别风险并采取措施。以下是一些实用的预防建议:
定期眼科检查: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眼科检查,特别是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。
控制基础疾病:保持血糖、血压、血脂水平正常,避免因全身疾病诱发青光眼。
健康生活方式:保持健康体重,戒烟限酒,适度运动(如游泳、散步)。
避免眼部外伤:注意眼部卫生,避免眼伤,定期更换隐形眼镜。
慎用药物: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时,应遵循医嘱,切勿滥用。
【模板版权声明】
排版|135编辑器
图片|135摄影图(ID:80603、80599) ,
使用请自行替换
贴纸|135编辑器+笔格海报(ID:69179)
文字|来源于135AI写作,请自行替换